淄博,就像一个踏实努力的宝藏青年,不时给人惊喜。
果然,这两天淄博又火了。这次不是烧烤,而是因为“一碗饭”。
(资料图)
为了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,近年来,淄博默默推出了1000多个长者食堂,网友纷纷点赞。
如果说淄博烧烤抓住了年轻人的胃,长者食堂则温暖了老年人的心。
2022年6月15日,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埠下村村民准备进入老年食堂吃午餐。新华社记者朱峥摄
午饭时间还没到,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姬家峪村,就热闹起来了。
100多名老人陆续聚到民生综合体食堂,有的打牌,有的聊天,好不热闹,好不快活。工作人员早就忙乎开了:和面、切菜、开灶……
80多岁的闫希胜说:“我们早来一个多小时,就是因为这里人多、热闹,大家一起聊天,等着吃饭。”
淄博,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,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,老人留守在家。据统计,姬家峪村有830人,其中60岁以上的有257人。居家老人的生活起居,成为子女心头放不下的牵挂。
如今,到了饭点儿,到食堂去吃饭。腿脚不好及天气不好时,志愿者送到家。害怕寂寞,食堂里有老伙计。
这样的老人餐,体现的是淄博的良心。
良心餐,当然得有良心价。60岁至69岁,每顿两元;70岁至79岁,低至一元;80岁以上,直接免费!
为政在亲民,淄博做到了!
2022年6月15日,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埠下村村民在老年食堂吃午餐。新华社记者朱峥 摄
看到这里,很多人不免会问:这么好的长者食堂,是怎么运行的?
在钱的问题上,长者食堂实行三方共担:老人拿一点、政府补一点、村里出一点,各负担三分之一。
如何降低成本?设立公益岗位。沂源县每个长者食堂设有2至3个公益性岗位,其余工作人员全是村民志愿者。
如何升级服务?拓展衍生服务。桓台县推行“长者食堂+幸福院”的运营模式,入住幸福院的老人每月交900元左右,除了一日三餐,还可以享受居家照料、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。
有些村里还建了老年公寓,供有需要的老人免费居住,免费为老人理发,免费乘坐跨区县公交……
长者食堂,已经不是吃饭这么简单了。
坦率地说,淄博老人们的这碗饭,吃得并不容易。
无论在山东,还是在全国,淄博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,转型任务繁重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城,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。有的村产业多些、经济实力强些,也有不少村集体收入较少,有陷入“空心化”倾向。作为公益性养老服务,长者食堂如何可持续运营,淄博各地都在思考。
不少地方经济仍在复苏中,财政支出大,财政收入增长乏力,单纯依靠财政补贴,长者食堂难以为继。有的地方,长者食堂的财政补贴发放也不及时。这些,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。
但只要对百姓有感情,方向走对了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为了增强自我造血、自我发展能力,淄博各地都在积极探索,外卖店+长者食堂、日间照料中心+长者食堂、快餐店+长者食堂……新的运营模式,也在不停地探索完善,锲而不舍,久久为功。
2021年12月15日,老人们在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“长者食堂”就餐。新华社发,梁孝鹏摄
一顿烧烤,是淄博对年轻人的热情;一碗热饭,是淄博对老年人的善意。
两千多年前的《礼记·礼运》描述了一种理想社会: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。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如何对待老人,是度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把标尺。
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,截至2021年底,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2151万,占比超过21%,高出全国2个多百分点,呈现基数大、增速快、程度高的特点。
为了让老年人都能吃上热乎饭,除了淄博的“长者食堂”,其他地方也开办了类似服务,老年食堂、幸福食堂、助老食堂等,不一样的名目,一样的幸福内核。
发展为了谁,这始终是全国各地都在思考的问题和践行的路径。
心里有百姓,百姓活得精彩、有尊严,才会上下同心,努力共情,路子自会越走越宽。
责编:毛圆圆
主编:徐婷婷
校对:刘玫妍
关键词: